今天要說這個事其實我也遇到過,情節不太一樣,也沒這麽嚴重。
應該是我上大二的時候,我要到商丘坐火車,商丘是隴海線和京九線的交彙點,是我們HN的一個地級市。不管是南下還是北上的人,就算你不路過HN的省會鄭州,但肯定會路過商丘,雖然鄭州也是靠鐵路起來的,它是京廣線和隴海線的交彙點。南上北下。路過HN的時候,還是路過商丘的多一些。
這些年,商丘也一直在發展,也弄了兩個火車站,而且還有一個大學,商丘師範學院,是個二本,有意思的是,在HN它是墊底的二本,跟周口師範學院是伯仲之間。
在HN只有剛過二本線的人,去不了別的學校的才會去。至少我是看不上的,所以我去了NMG民族大學,可是去了之後我才發現,其實我上的是內蒙的“商丘師範學院”,民大在內蒙也是剛過二本線的人去的。
更有意思的是,我在民大的一個同學,他家是赤峰AHQ的,他的高中同學看不上我們民大,他們內蒙人的墊底二本,填志願的時候,他就鄭重地選了“商丘師範學院”,後來,果然錄取了。他如願以償的去了商丘師範學院。哈哈。他去了HN的“NMG民族大學”。
我跟他絕對是同病相憐,他看不上內蒙的爛二本去了HN的爛二本,我看不上HN的爛二本去了內蒙的爛二本。哈哈。其實這說明,考的不好的人是沒有選擇權的,你只能這種學校,你只能上爛二本。你唯一的選擇就是到底是上本省的爛二本,還是到外省上爛二本。
就是清朝的時候,別皇上賜死的大臣,你沒有活的選擇,但是你可以選擇死法。有毒酒。有白绫。服毒還是上吊完全自願選擇,但是只能二選一,選完之後,行動之前,還要感謝一番皇恩浩蕩。畢竟有的是連選都沒的選。拉出去就斬了。
說回正題,我是從我們縣城坐汽車去商丘,買了票,是上午十點的,坐上車,剛走二十分鐘,跟着押車的人說話了。押車的人兩個功能,一是檢票,因為我們的票都是在汽車站買的,車也是在站裏坐的。二是車裏有什麽事他能幫司機幹點活,別人中途下車,卸箱子、卸袋子的時候他幫忙下車打開門,也能看着點他們。
這人從前排靠前門的第一個座位上站了起來,轉過身,對我們車廂裏的人問,“咱們走不走高速”,這不廢話嗎,你能走高速肯定好啊,早到一會兒,省的耽誤了火車,那是年後開學,不管是上學的還是打工的,那個時候坐車到商丘去大部分都是要在商丘坐火車的,或北上、或南下。
車裏有幾個人應和說,“走高速”。大家以為押車的那人真的是征求大家意見呢,就這麽說了。可是緊接着那人說了。“咱們這個車,路線規劃的是不走高速,要是走高速也行,一個人交十塊錢”。在這等着呢,交錢走高速,不交錢就不走。
車裏有四十多個人,都不說話了。他又說,“你們有着急趕火車的嗎,走高速兩個半小時就到,不走高速得得四個小時”。車廂裏有個女生說,“我趕火車,我下午兩點的火車。“可是車廂裏并沒有人接那個女生話茬,大家基本上都是下午四五點的車,或者晚上的車,都不着急。真正着急的,早就坐上午八點的那趟車走了。
押車的那人又問了幾遍,只有四五個人願意交錢,只好悻悻作罷。還不忘挖苦一下“十塊錢都出不起,”
到底是沒走高速,但是最後也沒用四個小時,三個小時多一點就到了商丘了,從那以後,我再也沒去商丘坐過火車,我改去亳州坐了。亳州也有意思,以後再說。
這個熱線是一個大哥打來的,坐班車加錢的事,性質比我這個惡劣。
我:喂,你好
他:剛才你那信號不太好吧
嗯,在地鐵裏呢
這個,我跟你說的這事吧,就是錦州到朝陽的大客,那個朝陽到錦州的大客,正常價是十七塊錢到錦州,完了那乘務員把票全賣給一個人了,完了這一個就宰客,一個人收三十。
嗯,就是漲一半呗,漲了多少錢
漲十三,十七到三十是不是一個人漲十三啊,他是故意宰客,兩個小夥整的
這是什麽時候的事
高臺七點鐘的車
我說這事多長時間了
高臺,七點鐘的車
不是,我說這事多長時間了,是第一回嗎
七點鐘車
這多長時間了
高臺,七點鐘
不是,你是第一回碰見這事嗎
第一回,我出門,出門發現我沒走了,完了不讓我上車,把票全賣給別人,賣給我三十
這是頭一回,剛開始是嗎
昨天我不知道,我是頭一次看着反正是。
您是哪人啊
我是高臺鎮的
那個市的
CY市CY縣高臺鎮
嗯行行。您貴姓
我姓車
嗯,行行
那什麽,他還說你舉報我我打你,還有點黑社會性質呢
嗯,行行,這事我們記下了,如果我們要去人的話就有人給你打電話行嗎,
行行行行行,麻煩你了
嗯,沒事兒沒事兒
這個事,我們記者沒人去,一是遠,二是不好拍,三是危險。
後來我分析,應該是這麽回事,他是鎮上的,他出門坐車去JZ市裏,不是在汽車站坐,也不是到始發站坐,是這趟車正好從鎮上過,會在路邊一個固定的點停一會兒,誰要上車下車都行,然後再繼續走。他就是這半路上車的人,讓人黑了這麽一下,一氣之下就不坐車,直接回家了,然後就給我打了這個電話。
這種情況,其實并不常見,也沒怎麽聽說過。不過城際之間的班車,在中間路過一些縣城或者鄉鎮的時候,找一個地方停下來歇一會,上上人,下下人,自己能賺點外塊,大家也跟着方便。我要去錦州,我就不用先跑到CY市裏,到汽車站坐車了,我可以在家門口,等車路過的時候上車,省了錢還省了時間。收費标準一般也是約定俗稱。有的甚至跟司機都認識了。乘務員把票賣給別人,然後那人坐地漲價,這種事頭一回聽說。
不管是城際還是省際的汽車,在某一個地方停一下很正常,省際的停的還多一些,一般是挺服務區,大家上廁所吃飯什麽的。不過有的省際班車是不停服務區的。他們有固定的點,得先下高速,高速上要聽就只能服務區,要麽就是應急停車帶。
我大一的時候,坐去BJ的汽車,從我們縣城坐的,全程高速,大約十二個小時。他們停車休息的時候,就是先下高速,走不遠,三五分鐘再一拐就到了一個燈火通明大院子裏,裏邊已經停滿了各個地方的去BJ的大巴車。有沈丘的,有商丘的,有周口的,有淮陽的。都是去BJ的,都在這聽。
院子子還有一群一群的人在自己坐的車旁邊站着,等着司機開門上車。院子的角落裏有兩個氣味沖天的旱廁,一個牆上寫的是“男”,一個寫的是“女”,每一個字都有一平米。
院子裏還有正在一一遍又一遍的播放着”屋裏有包子餃子盒飯”、“屋裏有礦泉水、啤酒、飲料、香腸、方便面”“屋裏有免費熱水”的喊話器的聲音。那飽含深情、響徹大院,一遍又一遍永不停歇的女聲,再也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