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說過,給我們節目打熱線,大事小事都有,我也說過錢的事,有幾萬、幾十萬的,也有幾千幾百的,今天這一個錢不多,就是一雙鞋的事。一個大姐打過來的。
我:喂,你好
她:你好,是那個那個《五味生活》嗎
嗯,是
你好,我想,有個問題我想反映一些。我在育才(沈陽很有名的商業地産)買了一雙鞋
嗯
這個鞋吧,我穿上不到兩個月零兩天,我的鞋六百多買的,已經開膠了,她這塊沒有一個解釋的方法
嗯
完了還一直不給我粘,不給我整,完了說看面子,總上這買,我給你粘一下,我說那以後再開了怎麽辦呢,她說那就不管了。
你是什麽要求,是什麽想法
我的要求就是粘上以後了你別開膠,給我粘完以後別開膠,要不你就給我換一雙新的
嗯,你覺得是質量問題
對
買東西的單子票據你還有嗎
有啊
你去幾回了,跟她們協商
我今天,昨天去了一回,昨天是我老公去的,我尋思我今天再跟她去協商一把
嗯
我就尋思,我現在就是說什麽呢,就是說,我這個鞋買的這麽貴,我不能說穿不到兩個月就已經壞了,他今天去大連我老公。他是搞工程的,今天沒回來(這一句說的有點莫名其妙,誰關心她老公是幹啥的)。
啥鞋啊
旅游鞋,北臉。
旅游鞋
嗯,對
嗯,行行,您貴姓
我姓朱
嗯,您是哪個區的
我是TX區的(哈哈,又是鐵西)
行,這樣吧,我們記下來了,如果有記者跟您聯系,我們就是能去,如果不能去,您就接不着電話了,行吧
我明白,但是我想問一下,我這個東西,我這個鞋的問題,它導致的鞋開膠,但是說,我想就是說,你們媒體就是幫我解決一下,那你說你不幫我解決,我去哪去消權啊,消費者沒有這個東西了。我怕你們不給我打電話
是,您今天不是還要再去協商一次嗎
對啊,我今天得去協商一次,我要去找她們的那個,那個四樓的經理我再去,我再去研究一下,完事之後了我再告訴你
嗯,行,行行行
好不好
嗯,行行行
嗯,它這老開膠,那我自己在家粘好不好,我用你給我粘啥啊,對不
嗯,這事我們記下了,行吧,就看你今天協商的怎麽樣
行行,我找誰,我誰也不認識,我四處無門,我只能找你們記者了,幫幫忙,解決一下,給你添麻煩了
嗯行行行
嗯,謝謝你
嗯,沒事兒沒事兒
嗯,再見
嗯嗯
這個鞋的牌子很有意思,這位大姐說是“北臉”,我知道這個牌子,她說的是英語直譯的意思。我在地鐵上總見一些中年人穿這個牌子的沖鋒衣。也算是辨識度挺高的一個牌子。,我在臺裏也見一些老記者穿過。好像在沈陽還挺受歡迎,倒是頭一回聽說他們還賣鞋,而且還是旅游鞋。
因為見過很多三四十歲,還可能在單位。在公司有頭有臉的中年人穿,我覺得“北臉”這個翻譯翻的有些俗氣了。跟穿這些衣服的人身份有些不匹配。
我有一個不成熟的小建議,能不能這個外國牌子,翻譯的時候延伸一下,再大氣一些,“北臉”太難聽了。就像把facebook翻成臉書一樣,太沒水平,我記得曾經在大陸有一個譯法叫“臉譜”,比臉書要大氣多了。
我這個霸氣十足的翻譯,很适合它的消費群體定位,也很符合他們的消費心理。只不過有點地域的限制,按我的譯法一來,這個牌子在北方肯定沒得說,但是在南方就有些不太讨巧了。
我的翻譯是“北方人的面子”,怎麽樣,是不是穿上之後很有面子。
我覺得如果它的中文翻譯用“北方人的面子”,那麽這個品牌可以在公布譯名之前,先注冊幾個別的商标,同時發售,作為子産品。系列産品。他們可以在推廣“北方人的面子”的同時,推出“南方人的面子”系列。鑒于HN的特殊地位,有人說它是南方,有人說它是北方,可以再出一個“中原人的面子”。
當然,北方南方,從地理上來說,只是東中部地區的事,還有西部呢,你說QHXC是南方還是北方,完全可以細分,再弄一個“青藏人的面子”。
一次類推,還可以細分,東北人的面子,LN人的面子。鐵嶺人的面子,做用戶細分,做精準營銷,還可以往上,來一個中國人的面子。我覺得以後參見奧運會世錦賽什麽的,直接就定他們家為贊助商,多有面子啊,穿着“Chineseface”
其實,最需要這件衣服的是外交部門,以後去聯合國開會,穿這個準沒錯。誰敢不給面子,脫了衣服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