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實習生 — 第 22 章 紅包

記得之前就說過記者完成一個片子的流程,向領導報選題了,一般是給組長報,組長拿不準的報給制片人,制片人拿不準的報給頻道的主管,如果通過了,就可以約見當事人,聯系攝…

記得之前就說過記者完成一個片子的流程,向領導報選題了,一般是給組長報,組長拿不準的報給制片人,制片人拿不準的報給頻道的主管,如果通過了,就可以約見當事人,聯系攝像,如果要外出,還得聯系司機,然後就可以出去采訪了。

采訪回來,上載素材,寫稿,交給組長,一級一級往上傳閱修改,最後制片人定奪,最後的定稿在今日稿件裏,自己打印,配音,剪片,審片,送播。

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找選題,先有題才有後來的一切,這是個開始,對于新記者來說,最頭疼的就是找選題了。因為是民生新聞,所以你得有人脈,有人跟你說什麽地方有一個什麽什麽事,還有領導派任務,派題,

如果只有一個人閑着當然是派你去,如果這個事只有你能采,只能你能弄成片子,肯定也是派你。但是當有兩個甚至三個人沒事幹的時候,大家水平都差不多,那這個題派給誰呢?當然是先給老記者,如果都是實習生,當然是給和自己關系近的人了,這個時候就是情商了。跟組長的關系決定了你有沒有活幹。

當一個實習記者,自己找不到合适的選題,報一個斃一個,報一個斃一個,跟組長的關系又不是太融洽,組長除你的之外的其它選擇。那你的職業生涯,基本上就已經斷送了。

你現在需要貴人相助,那個貴人就是組長,他不幫你,你一個小實習生,一個應屆畢業生,滾蛋吧你,這種情況下,要麽服軟,跟組長修補關系,要麽滾蛋。我就是這麽滾的。再耗下去也沒什麽意思了,可惜了我的記者夢了。四年的新聞學本科,換來了半年的實習記者生涯。

社會就是這樣,職場就是這樣,這不是學校了,不是寫論文,你能跟指導老師辯論,交鋒,然後共同決定論文怎麽寫。在單位,在一個事業性單位,對不起,沒有就事論事,沒有什麽我的意見,我的想法。你要做的就是當意見不統一的時候,聽話。不要辯論,更不要有什麽交鋒。不服氣,滾蛋。

我開始在想,我當初是怎麽想的,一門心思的要直接工作,室友怎麽勸就是不考研,現在想想,還是當學生好啊,還是想學校好,現在學校再不濟,跟社會比它依然是象牙塔,要是再回去上兩年研究生該多爽啊。哈哈。呵呵。

既然走了這條路,那就走到黑吧。不說這些糟心的事了,還是說采訪吧,說說我的第一次采訪。我的第一次。

第二天,我們三個人一起到26樓,王晨博去了自己的組,我跟南藍一起走到張哥的辦公桌前,我說,張哥,這就是南藍,她昨天跟你說了吧,想跟咱們一起去采訪,嗯,昨天跟我說了。走吧,路上說。

我們下樓,去一樓大廳邊上的設備庫,這裏是各個欄目需要外采的攝像記者去攝像機地方,刷卡取。也就說只有他們有證的人才能取,臨時工作人員和實習生是不能取的。取完攝像機,我們從旁邊的一個小門出去,去了後院的停車場,一輛本田CRV,我拎着裝有攝像機的手提包,放到後備箱,上車,

本來是跟南藍坐在後座,張哥非得讓我們去副駕駛一個,我就去了。從此以後,只要是我們三個出去采訪,都是我坐副駕駛,南藍在後座睡覺。

在路上,張哥跟我們說了這件事,說是一個小姑娘,她平時在沈陽的五愛市場幫別人賣衣服,春節放假回家。同時燈塔那邊的人,在老家的火車站旁邊被一個附近的人打了一聲招呼,兩個人加了好友,然後她就被拽進了一個群裏,她覺得可能是騙人的,就希望媒體能介入一下,報道一下。

我們約在了動物園見面,這個動物園只有老沈陽人才知道,張哥是土生土長的老沈陽人,在沈陽生活了四十年了。這個動物園以前是動物園,張哥小的時候是,現在已經變公園了,裏面最多的動物就是各種上了歲數的大爺大媽了。不過,本地人還是習慣叫它動物園,其實它現在叫小河沿。

地名真的有時候會是一個地方的歷史承載,如果你确定一個地方,把這地方之前用過的地名一個一個找出來,你就能發現好多歷史的痕跡,很有意思。就像BJ的公主墳一樣,你覺得現在如果那個地方要改名字會改成什麽墳嗎?不會吧,地方長官們這麽看重風水,喜歡彩頭,這樣的名字,叫太上皇墳也沒人改。就是現在的HN的商丘,HN周口的沈丘,HN新鄉的封丘,HB的任丘,,誰還會取這樣的名字呢。

對了,我去錦州采訪時候,見過一個小區裏的門牌,上面竟然寫着“菊花裏”多少多少。我的天啊。這個也就以前會去這名字。如果你現在給一個街道社區,取一個“菊花裏”,在網上會被笑死。就是菊花臺都沒人敢取了。周傑倫的菊花臺現在被糟踐成什麽樣了。

回到采訪中來,我們在動物園門口見了面,把李小姐招呼上車,姑且這麽稱呼吧,這種事一般也都是化名。我跟南藍一人那一個小本,拿一只筆,按張哥的要求,紀錄一個關鍵點和想一些采訪的問題。張哥把車開到附近的停車場,把車很費勁的挺歪了,我還下車指揮了一下,我當時以為他是要倒車入庫,誰知道他倒了一下車,來了一個側方停車,只不過是正着進去的。怎麽停都歪。

我當時就懷疑他有沒有駕駛證,沒好意思問,後來,我問了一個一直跟張哥搭檔的攝像,才知道,他有駕照,但是是新手。我估計駕照是托人買的,他認識的人多。

李小姐上副駕駛,我到後座,張哥問她問題,我和南藍邊記邊聽,張哥了解了差不多了,回頭問我們要問什麽問題,南藍先問了兩個,我問了一個。只要是我跟南藍一起,什麽事我都讓她先來,很多時候連坐車,我都讓她先選左邊還是右邊。

這回,張哥并沒有帶攝像來,也沒有司機,只帶了我們倆。這也就是說,他是司機攝像兼記者。我後來才知道,這樣他可以拿兩份錢,攝像的錢和記者的錢,用自己的車也有補助。在車上問完問題,我下車去攝像機。好像是sony的一個sx型號的,反正很大,很重,肩扛式的。

我從電視臺走的時候,最後一次去設備區跟着張哥取機器,發現牆上貼了一個通知,說是因為機器老舊信號不穩,這種攝像機十月一號之後以後就淘汰了,大家要用高清的自動對焦的新機器了。據說這次設備更行花了好幾千萬。

我們在公園裏邊找了一個人少的涼亭作為采訪的點,三月份,涼亭肯定沒什麽啊,大爺大媽們都裹着厚厚的棉襖棉褲在太陽底下貓着呢。下棋的,唱歌的,跳舞的,哪有太陽,哪有這些人。

當時,一幫練舞的大媽們,用音箱放着一首我很喜歡的歌,德德瑪的《草原夜色美》,我和這首歌的機緣很深,這首歌我是忘不了了。所以,一聽到這首歌,我就趕緊跟南藍說,你聽見她們放的歌的嗎,這首歌叫《草原夜色美》,以前我在內蒙的時候總聽這首歌,特別好聽。

而且晚上回去之後,我還專門在手機上找到了這首歌,蝦米音樂。我記着那時候微信還禁止蝦米音樂直接分享都微信呢,只能複制鏈接。我就把這首歌的連接,在微信上發給了她。還跟她說她好好聽聽。這首歌特別好聽,很有感覺。我喜歡的當然要跟她分享,也希望她能喜歡。

因為那是第一次出去采訪,我是張哥分過去的實習生,南藍是跟着去的,所以,張哥扛着攝像機,讓我舉着話筒,插話筒線就是那回學的。後來我的半條胳膊上了電視,哈哈哈。我還跟南藍開玩笑,看見沒,我的胳膊上電視了。我要火了。

這個事,具體說一下吧,李小姐在被一個小姑娘加了好友之後,小姑娘跟她說,我是做銷售的,我們正在招人,工資待遇特別後,而且還不占用你的工作時間,一個月能拿個五六千塊,接單掙錢。

李小姐這一聽就來了興趣,這可以啊,業餘時間就能做,而且現在正好過年,在家也沒有什麽事。就跟那人接觸了起來。

再往細了聊,那人就說,接單我們分手機單和電腦單,你怎麽方便怎麽來。那當然是手機單了,多方便啊,而且李小姐也沒電腦,我現在覺得電腦單就是一個幌子。

先是給李小姐發了一些銀行流水的截圖,證明确實有人掙到錢了,而且多的一天就能拿好幾百。李小姐動了心。然後就進了套了。

這個套就是,你想接單,你得先給她發一個198元的微信紅包,然後她把拉進一個永久的微信群,成為終身會員,有什麽單子,大家就在這個群裏接,而且群裏的人不能私自加好友,也不能說與工作無關的話,發現一個踢出群一個。李小姐花了198,成了會員。開始接單。

所謂的接單,接的都是一些APP的活,就是你按要求下載一些APP,然後拿自己的手機號,身份信息去注冊賬號,注冊完成之後,把截圖發給主管,主管審核通過之後,定期給你返錢,但是這一單只有一塊錢。她幹了一個月,結果得了幾十塊錢,而且這些錢裏邊還有好多錢一直被壓着,

她催問的是時候,給的反饋是訂單審核不合格,這錢就不給了。這時候,李小姐已經回沈陽工作了,覺得這活沒什麽意思了,就跟那人說能不能把當初的198元的會費返還,自己總共也沒接多少單。也掙不着錢,跟你之前說的不一樣啊。

那人就跟她說,退費是不可能的,但是你如果嫌棄這個活掙錢少,我們還有一個大活。你可以往這個群裏帶人,你帶進來一個198元的會員,公司就返給你110元。如果你帶進來一個298元的會員,公司給你返170元,而且這些都是當天返現。這些是傭金。

李小姐一聽,這不是讓自己去騙人嗎,而且自己要騙大部分都是親戚朋友,這讓人知道可沒法做人了。她這個時候是反應過來了,徹底放棄靠這個群掙錢的想法了。就讓我們來在電視上曝光一下。但是錄像的時候,她是背向攝像機鏡頭的。還把羽絨服的帽子扣在了頭上,所以我的胳膊才進了鏡頭。

送她回五愛的時候,順路。她在車上跟我和南藍說,是不是再過幾個月就能在電視上看着你們的名字了。我和南藍笑了笑,張哥說用不了幾個月,很快。事實是,南藍很快,我真的用了幾個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