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一下之前的坑,說說大洋的編輯系統到底怎麽用。沒辦法,後面基本上都是講故事了,但是故事裏好多都跟這些大洋上載機綠帶子黃帶子黑帶子有關。所以這些專業的東西都得先鋪墊,
先大致講個差不多,省得到後面說什麽都不知道也看不明白。這些前期的東西,算是鋪墊也算是科普吧。最起碼到後面我一提大洋大家就能都知道說的是非線性編輯系統,我一說黃帶子綠帶子,大家知道怎麽回事。一說上載機大家知道是幹什麽用的,一說今日稿件大家知道裏邊有啥。先科普,先科普。
先說帶子的事,其實就是磁帶,裏邊的東西跟九十年代或者零幾流行的歌曲磁帶是差不多的,兩個線軸,上邊是纏了一圈又一圈的磁線,我還曾經把我的歌曲磁帶裏面的磁線還抽出來過,很長很長的一根線。造型上也是扁平狀。
不同的是,它的磁線在帶子的底部是外露的,帶子的底部有一個可以掀開的活動的擋板。把擋板沖裏,塞進上載機裏,帶子就可以工作了。塞進攝像機裏就可以錄像了,所以這也決定了它裏面的磁線必須得跟外邊的設備接觸,這樣才能記錄信息。
帶子是正面是光滑半透明的,可以看見裏邊的線軸。右上方标準的有帶子可以工作的時長,有32分鐘的,也是62分鐘的,時間長短不一。反面是粗糙的顆粒表面,兩個線軸的開口在這面。手可以伸進去來回轉。塞進上載機的時候,反面是朝下的。
每個帶子的反面的左下角都有一個紅色的小按鈕,摁下去之後,這個帶子就被打了保護,只能用于播放裏面的原有的素材,不能再錄音或者下載東西。它完全不接受外界的幹擾了,不接受新信息了。一般比較重要的帶子會打保護,怕被人拿出去,把原來的素材給抹去了。按鈕推上來,保護就解除了,帶子就可以拿來做其它用途的。
打保護是帶子的特性決定的,它不是一次性的東西。上邊的信息可以反複錄制更改。比如說,這個黑帶子,我上回采訪,攝像機裏用的就有它,錄滿了,錄了四十分鐘。回來之後,我把裏邊的素材上載了。
這個時候,如果我覺得這裏面的素材以後可能還有用,我覺的得保留,就可以打保護了。如果我覺得沒什麽事,素材不用保存,那我這下回出去采訪,我還可用這個黑帶子錄像。新的信息會把舊的信息覆蓋。之前的錄得東西被新錄的東西覆蓋之後就不複存在了。但如果之前錄了四十分鐘,這回只錄了三十分鐘,那之前的素材就還剩下十分鐘可以看到。
反正帶子用的多了,自己又不愛惜,總是強錄或者就可着那一段磁線用。就會斷磁,這一點的磁性沒了,畫面到這就花了直接,上面就會出現馬賽克。聲音也會不對。很正常。你可以換個帶子,也可以用這個帶子的其它部分再錄一下。一般都是兩頭的用的多,中間的用的少。所以帶子的兩頭很容易斷磁,大家用的時候也都小心,都會用旋鈕把帶子調到裏邊有點或者中間的位置再錄音或者其它。
帶子的顏色有三種,黑色,黃色,綠色。綠色和黑色用得最多,黃色一般都是迫不得已采用。基本上在大家的辦公桌上就能開出來,一般都會立着擺着幾個綠帶子,黑帶子不多,黃帶子都是現找。
剛才也說了帶子的磁線的底部是露在外邊的,有一個活動的小擋板,所以為了保護這個帶子,都配有一個帶盒,帶盒是全封閉合上之後。帶子也是扁平的,有棱有角,拿着很舒服。就像一個厚一點的小木板一樣。裏邊有卡槽,正好把線軸卡進去,很穩定。
帶子的正面還有一層硬塑紙,在帶子上下各四分之一處開始,把帶子的中間部分蓋上了,左右是密封的,上下是通透的。你可以把稿子疊一下,然後卡到裏邊,基本上稿子所有的A4紙的寬度度跟帶盒的長度差不多。
稿子自然是審完的稿子。必須塞一份進去,後期的人好識別。塞完稿子還得塞一張小紙條,叫帶簽。記者有專用帶簽跟編輯們的不一樣。帶簽的格式模板在今日稿件裏。大家可以檢索出來,然後打印個十來張,用完再打印。
帶簽基本上是一個表格的形式。之前好像說過帶簽的事。得填上這個片子的題目記者攝像片長尾句(不少于5個字)日期,備注,以及一個TC碼。TC碼其實就是一個定位作用。帶子塞到上載機裏摁幾個按鈕,就能把TC碼選項調出來。你要在這開始錄,你就記一下這個點的TC碼。意思就是從這開始的。
這樣後期合成的人,在拿到你的帶子播放的時候,通過帶簽的信息來确定這個帶子裏的內容,誰的帶子,片子分了幾段。最後一句說的啥。還有就是TC碼,他可以按照帶簽上的TC碼來用大旋鈕調到這個對應的TC碼的位置,從這按下上載記得play鍵,就播放了。
上載機可以拿來上載,也可以下載,還可以當播放器。上面有很多功能按鈕,一個對帶子進行快件快退的大旋鈕,還有一個小小的長條類似于液晶的顯示器,顯示一下各種指數和TC碼什麽的。
我們片子基本上只有三兩分鐘,長的有五分鐘。一個事做成兩端,基本上一段也就兩三分鐘,也能做三條。反正就是片子不長。幾十分鐘長的帶子,我們就只能用帶子上某一部分。其它部分就都是之前的素材,所以上面很亂,
如果你沒有實現把帶子倒好,倒到正确片子開始的位置,再沒有TC碼定位,那後期的人得把你罵死。因為他的用那個大旋鈕從頭往後扭,一直到你用的那一段出現。很麻煩。有TC碼就能直接按碼來找。對了,上載機跟都要外接一個顯示器,之前也說過,跟14寸的黑白電視機差不多大小。帶子的畫面在這上邊顯示。正常情況下,每個上載機還配有一個耳機,聽帶子上的聲音。但時間一長,基本都找不着了。
帶子按大小分,有兩種,一種是正常大小,就是我們平常用的最多的。跟小木板一樣。按帶盒來算,長大概二十公分,寬可能十二公分,高是兩公分左右。大帶子就吓人了,長在四十左右,寬在二十左右。高在三公分左右。它的存儲量也大。拿着費勁,太大。就是iPhone5和iPhone7plus的區別。只有綠帶子有這種大號的帶子,上載機的口能識別三種型號的帶子。還有一一種跟火柴盒差不多的帶子,以後再說。
黑帶子是攝像機專用,只能用在攝像機裏錄像,然後拿回來上載。上載機的口也有顏色的區別,黃口,綠口,和黑口上載機。口的顏色不影響上載,但影響下載。通行的是綠口,黃口四樓絕跡了,二樓還有。黑口還有倆,不知道誰那玩意下載,沒見過。
黑帶子錄完像可以在綠口上載機上載。上到自己可以用的大洋賬號裏。就是把記錄在磁帶裏的信息轉成數字形式存儲在電腦裏。采訪回來,上載之後就用不着它了。
黃帶子之前說過,用來轉格式。偶爾黑帶子不夠了,也能用它錄像,回來也是在綠口的上載機上載。然後機沒用了。等下回用。
綠帶子,用的最多。去二樓配音的時候,其實也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線上配,就是不用上載機了,直接在外屋的電腦裏登錄大洋賬號,配在賬號裏,但那個屋是別的欄目的屋。之後他們不在的時候我們才能去蹭會而。不然就得用上載機配音了。
線上配省了很多事,不用帶子,不用上載,但電視臺裏,領導說了算,提意見沒用,人家也不管你幹活的方不方便省不省事,設備就是不更新,規定就是死在那。沒辦法平時就就只能用帶子配了。
之前說過一點用帶子配音的事,外屋的上載機裏塞上綠帶子,必須是綠帶子,大旋鈕倒帶子,看着點桌上的顯示器,因為上可能有之前你編的片子,你不想覆蓋它,就可以把這一段跳過去,在下一段錄,反正就是選一個你認為合适的位置,摁下STOP鍵。固定好,打點錄,給那邊一個手勢,配音員開始念稿子。
一般正常也就三分鐘,就能配完。稿子寫得短的話。如果稿子長,寫了兩段,三段,配音員又總出錯,十分鐘的也有。配完之後,摁STOP。把帶子倒到剛才開始的位置,也可以上四樓上載的時候再倒。這不用看TC碼,很簡單,配音的時候,帶子錄的是聲音,沒有畫面,但它顯示的是彩條,
滿屏的彩條。就是一條拉直了的彩虹。用大旋鈕往回倒的時候,盯着點外接的顯示器。彩條沒了,變畫面了,那就是錄音開始的地方。一個帶子用的久了,上面就是一段彩條,一段畫面,一段彩條,一段畫面。
帶子倒好之後,拿着去四樓,找綠口的上載機,上載。上載機跟電腦是搭配着用的。上載機在每一排主機的最裏邊靠牆,一排面對面兩個上載機。所以狼多肉少啊。
上載的時候,把帶子塞進上載機,已經倒好帶子了,用鼠标點開電腦桌面左下角的點開大洋,輸入賬號密碼,進去之後,選擇上載,上到指定的位置,也可以給它取個名字。上載的時候只點選A1就行,只上載聲音,如果你把V1也選了,上載到大洋裏的就是個視頻文件,不是聲音文件了。畫面是彩條,聲音是剛才配的音。
你可以用耳機聽着點,拿着稿子核對。如果發現配錯一句,漏了一句,當時沒發現,這個時候還可以下去再重新配一句。摁下STOP,摁下EJECT,帶子就退出來了。出來一半,就跟你當初往裏塞的狀态一樣。你也只能塞進去一半,機器感應到之後把它吸進去,退帶子的時候,也是自動彈出一半,你得伸手拉一下,把它拿出來,放到帶盒裏。
如果是口的顏色不對,雖然綠口是通用的,但黑口的不通用,只能用黑帶子,黃口也是只能用黃帶子。如果你拿一個綠帶子,往黑口的上載機裏塞,塞進去一半,機器感應到之後,會自動吸進去,但馬上就會吐出來。
綠帶子,配完音,上載之後在大洋裏遍片子,片子編完下載到綠帶子上,必須是綠帶子。然後拿着綠帶子到26樓在一個固定時間讓領導審片。審片的設備很簡單,一個上載機,一個彩色電視機,上載機充當播放器,電視機充當顯示器,上載機是綠口的。
綠帶子放進去,摁下PLAY,領導看完。沒意見,再把帶子倒到剛開開始地方,這個時候可以看着電視上的顯示的畫面來操作打大旋鈕。因為片子的開頭下載的時候都會預留幾秒的黑場,很好區分,TC碼也不用太精确,差幾秒也沒事兒,後期的人也很方便通過黑場找到片子的開頭。
黑場就是帶子放到這以後,畫面聲音啥都沒了,一片黑。這就是黑場。只能預留的,用來區分正片跟其它素材的。相當于是一個隔斷。如果片子裏邊有黑場,就是技術問題。如果領導沒審出來,播出去了,那就是播出事故。
兩個畫面直接銜接的有空隙就是黑場。可能很多,就一幀,編的時候沒注意。一幀畫面是二十四分之一秒的畫面。全靠技術,全靠經驗,全靠感覺。新人的片子很容易出黑場。
來回換畫面,剪鏡頭,東挪一下,西挪一下,可能就注意不到這一幀的問題。沒經驗你預覽的時候看不出來這一幀的毛病。所以得在時間軸上放大,把一幀畫面放大到顯示器上的一厘米寬,你就能畫面之間那一幀黑場留下的縫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