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哥接到要帶我熟悉環境的任務後,先把加了我的微信,然後把我拉進了“五味新人群”,這裏邊的四十多個人,都是這裏得臨時工作人員和之前在這實習走了之後沒退群的人。又多了我們12個人。在這個群裏,也有一些有證的人,因為他們要接人,這個群基本上就是用來接人的。
大家需要接,就在群裏喊一聲,來接我們吧,人到齊了。如果有人被安排了明天接人也會在群裏說一聲,明天我接人,大家到齊了喊我一聲。基本上都是@某某一下,有的接人的老師沒在新人群了,他就加我們其中一個人的微信,作為聯絡人。每天接人排班都是金老師安排。
如果碰上睡過頭的接人的人,或者根本就忘了要接人,我們也不知道誰接的情況下,我們就給金老師打電話,金老師給那人打電話或者重新安排人。有時候是那人托已經到單位的人來接我們。如果萌哥沒有采訪,基本上都是他。
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一個群可以進,就是自己所在的組的群,我們的微信群名是“悄悄的進村”。裏面就是之前介紹的我們組裏的人,還有新來我和南藍。這個群裏組長轉發一些通知,或者自己安排一些事。他要找誰就在群裏@一下誰。其它的基本上沒了。好像這個群裏還發過兩回紅包,一次是輝哥片子受表揚,大家在群裏鬧着發紅包。還有就是中秋節,輝哥也發了紅包。別人都不發,都搶,我一小實習生是不敢發,也只是搶。
李哥三十五六歲的樣子,長頭發,就是90年代那種流行的男士四六分,其實也不算長,但在欄目組的男性當中是最長的,孩子上小學,拍片子基本都是自己來,拿着小機器,有時候是和梁哥搭檔,他倆挺默契。梁哥三十出頭,還沒孩子。
其實,還有一個群,剛開始我都不知道有這麽一個群,這個群是所有幹活的不幹活的人都在裏邊,老人新人都有。這個群叫“五味工作群”,顧名思義就是用來工作的群。左豐和金老師是這群裏的兩位領導,經常在裏邊發通知,金老師把周末排班,假期排班,熱線輪班都在這個群裏通知。
剛來的實習生是沒人把你拽到這個群裏的,各組組長也都在這個群裏,這個群的人數有六十多個。有的實習生,王晨博他們還沒進過這個群就走了。他們可能也并不知道有這麽一個群。
這個群還有一個日常的大用處,就是之前說過的記者報時長,你的片子多長,我的片子多長,串聯單上有的,都得報一下,後期的負責人便于安排。所以有時候,你的片子有問題她們比誰都着急。因為耽誤是她們後期的時間,還可能會打亂她們的計劃。
基本上下午兩點左右,就會有人陸續的報時長了。因為下午配音的時間是一點半開始,基本上配音之前大家就會按照上午已經改出來的稿子,或者前一天改出來的稿子,來把和畫外音也就是配音所對應的畫面鋪上,按四個字一秒的時長來鋪畫面。當然這都是個大概,先按這麽鋪,畫面不都再加,多了就删點。
比如這段畫外音,“昨天午夜零點剛過,記者就來到了歌德書店,店面外24小時書店字樣十分醒目。來到店內,書架上擺着各式各樣的書籍,歌德的《浮士德》被擺在險要位置,這也是歌德書店的一大特點。”
這一段要在配音之前在大洋裏先鋪好畫面的話,就得注意兩點。一個是時長,數一下有多少字,就按60個字吧,四個字一秒,也就是的用15秒的畫面才能讓這段畫外音也就是配音能夠說完,而且不會出現黑場。就是你至少得從之前上載的素材裏剪出來15秒的畫面,可以是好幾個鏡頭的拼接,
比如一個三秒的鏡頭,接一個五秒的,再接一個四秒的,再接一個三秒的。你也可以用三個五秒的鏡頭或者一個十秒一個五秒。甚至一個十五秒的長鏡頭,都可以。不過一般是要求鏡頭不超過四秒,但實際上沒那麽嚴。
當然具體時長跟配音員也就是朱哥的節奏有關,他節奏快了,可能十三秒就完事了,你配了十五秒的畫面,剩下的兩秒就是有畫面沒有聲音的畫面。畫外音都是跟采訪同期聲接着的。所以中間兩秒沒聲音了,很怪,是技術問題,得剪掉。讓畫外音和采訪同期銜接的緊一些。
還有就是你鋪的畫面得基本上跟畫外音同步,不然電視觀衆在看電視的時候可能會産生誤解。比如你畫外音裏說的是書店的事,結果你用的畫面的是在外邊拍的街景,這還是小問題,大問題就是,你畫外音裏說的是蘋果的價格漲了,你給的畫面是橘子,那你換了,審片的時候,你這畫面肯定得換別的。大家在電視上看新聞的時候可以注意一下,看看記者的畫外音和用的畫面是不是一致。
還是說回朱哥帶我熟悉環境的事,也就是因為這一趟下來,朱哥成了我的大洋啓蒙老師。加完這兩個微信群,那個“五味工作群”,我是三個月之後才被拽進去的,張哥拽的我。
然後我們從26樓下去,他帶我去4樓,那是我第一次到4樓去,此後4樓和26樓成了我最長去的地方,只要在電視臺,如果在26樓沒找到我,那就去4樓找我,我肯定在那編片子呢。如果4樓也沒找到,那就去4樓廁所找我,或者26樓廁所,肯定能找到。
從電梯裏出來,我真的開了眼界,一大面玻璃牆,裏邊是一屋子的電腦和一屋子的人,大家戴着耳機在編片子,有的三五個人在閑聊,還有的正在上載素材的人玩着手機,這個玻璃牆讓我從外邊能看到這間非編大屋裏的所有人的一舉一動。那個時候門禁還沒安裝,随便進。
朱哥開始給我介紹這些屋裏的東西。也是顯示器背靠背的形式,跟網吧裏的設置差不多。這間大屋有十排背靠背的鐵制的電腦桌,下邊全是主機,電線插座和電線,正常情況下一個主機前邊有一個辦公椅,然而,事實是你得去別的地方現找椅子,因為很可能椅子被人推走坐着閑聊去了,你就需要找個沒人的椅子,推過來。電視臺永遠不缺閑人。
主機所在的桌上,有一個鍵盤,老鍵盤,我總懷疑是不是五六年前的時候從某家小巷裏的黑網吧裏買的二手淘汰品。一個鼠标,也是。都髒的發亮了,沒錯,是髒的發亮。但我當時沒注意,看啥都新鮮。敲擊着那老鍵盤的感覺比在網咖裏用會發光的機械鍵盤還爽。
鍵盤在往上看,是兩個顯示器,對,是兩個。一個主機配兩個顯示器。這兩個顯示器一左一右的挨着,上面顯示的內用容是一整個。就是那種感覺,用投影儀把一部電影投射到一道有裂縫的牆上。顯示器雖然是兩個,但顯示的東西是一個畫面的一左一右。就是為了剪輯方便,要把細節放大,所以用了兩個顯示器。
每個主機都是兩個,顯示器裏顯示的東西可就多了。我得下一章細講。先跳過去。
從四樓非編大屋出來,朱哥又帶我去了插U盤那屋,然後我們一起下樓,去了二樓,這個二樓才是他的主場。二樓也是跟26樓大格局是一樣的,其實所有樓層都是三個長條的格局。中間一長條是電梯間。跟26樓不一樣的是,這裏有兩個電梯間,一個高層一個底層,兩個電梯間中間是步梯,安全出口。
錄音間在二樓的南邊這一長條,四個配音間,各個頻道各個節目按排表來。肯定還有其它的配音間,很明顯四個配音間是不夠用的,但是我不知道在哪,電視臺可不是一個能随便亂跑的地方。
中間是電梯就不用再說了,北邊那一長條有一間小屋是之前說的必須拿黃色的素材帶來轉帶子的那間屋子。就是把U盤裏的視頻轉錄到素材帶上,但必須是黃色的帶子。還有一間屋子是對編的屋子,是另一種編輯方式,在大洋之前。基本上淘汰了,不過還有其它用處。就是可以那它當播放器用。播放綠色的素材帶。
還有一間小屋是我們節目的演播室,每天都要在錄一期節目,晚上送去播出。每天在26樓審完片子,就要坐電梯下來送到2樓的演播室,演播室分外屋裏屋。外邊是一面牆的大小顯示器,牆前邊是兩排控制臺,坐着兩排人。導播也在那坐着。我們就把帶子送到外屋以為劉哥的手裏,他主要負責播放記者們的帶子。
裏屋是主持人錄像的屋子,燈光攝像都調好了,就她一個在那站着,合成節目是這麽合的。就是先放一個記者的片子,放完之後,主持人開始說話,然後再放另一個記者的片子。這個過程就是合成節目的過程。記者的片子和主持人的話形成一個整體,還有中間插播的廣告,預告,都是一起錄下來,錄到一本帶子上的。綠色的帶子。比一般的綠帶子大一半多。
當然這些坐着的人還有配上字幕,滾屏,控制聲音。如果有人的片子在合到他的片子時他還沒有送下來,就的停機等他先不錄,整個過程可以是錄十分鐘停一會再錄,順利的話就是所有帶子都到齊了,一氣錄下來,主持人如果不說錯話基本上一個小時左右就能錄一期。
還得說配音這屋,我們節目的這配音間。正沖着底層電梯的電梯樓,本來是每天的上午十點半到十二點。下午的一點半到四點半,但是上午的時間跟另一個頻道的節目沖突了,誰先到誰先錄,後來就幹脆上午不配音了,省了不少事,對于朱哥來說。基本上就都在下午了。
配音間也分裏屋外屋,現有一個大鐵門,牆上還有一塊大雙層玻璃,這些可以隔音還能保持門關着的時候可以從走廊看到裏邊有沒有人。推門進去,是外屋,一個大控制臺,不用我們動,參數都是調好的。
是在一張大桌子上。邊上有個索尼的上載機專用的顯示器,跟一個以前14寸的黑白電視機差不多。控制臺上無數的按鈕和指示燈以及上下推的鈕。控制臺的左邊是一臺上載機,也是索尼的,電視臺好多東西都是索尼的,沒錯,是日貨。攝像機就更不用說了。
上載機上也有很多按鈕,我們需要把綠帶子推進去,其實是把推進去一半,它自己吸進去的,你可以用上載機上的一個大旋鈕,有一個二兩的月餅那麽大。前後旋,你可以在那邊的顯示器上看帶子的實事畫面,然後選擇一個你認為可以錄的點,(這個點的選擇也有講究),以後再說。
停住,然後開始錄,摁上載機上的一些按鈕。一種是強錄,強行的強,操作少,很方便,傷帶子。還有是打點路,操作多,不那麽傷帶子。帶子是磁性的帶子。
這邊開始錄之後,裏邊那間屋也有一個大鐵門,有一個話筒,一張桌子,配音員坐在話筒下面,桌子前邊,話筒是垂下來的,可以調位置,但都會在配音員的額頭前邊。外屋和裏屋之間的牆上也有一大塊雙層玻璃,裏邊的人和外邊的人互相看得見。外邊一個手勢,裏邊就拿着稿子開始錄。
裏邊能聽見外邊的大聲說話,但話筒錄不上。開始錄以後,外邊能聽見裏邊實事的聲音,外屋有一個放在地上的大音響,就是用來放大裏屋裏的聲音的。一旦他配錯話,或者漏了一句話,外屋的人可以大聲的提醒他,他聽見就會停下來,重錄這一句,或者這一段。哪怕只是發音不正确。
他犯的錯越多,停頓的越多,錄得時間就越長,帶子是一直在錄,所以裏屋的所有聲音都會進去,包括你讓他改,讓他停,他問你怎麽改,為什麽停的聲音。
那你配完音,回去剪輯的時候可就頭疼了。因為,所有的錯誤你都得剪掉,所有稿子上沒有的話都得剪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