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實習生 — 第 63 章 過節

他們家的大棚,離他們家也就大概二百米的距離,不是很遠。我們去看了大棚,真的是燒的就剩土牆了,但是牆也燒黑了。還剩下燒了一半的木架子。大棚裏邊的那些秧苗就全燒焦了…

他們家的大棚,離他們家也就大概二百米的距離,不是很遠。我們去看了大棚,真的是燒的就剩土牆了,但是牆也燒黑了。還剩下燒了一半的木架子。大棚裏邊的那些秧苗就全燒焦了。

好多都是已經裝好了的,用那種塑料小桶裝起來了,這樣賣的時候方便,一棵一棵的賣。就是一層黑色的塑料薄膜紙。真的就是馬上就要買了,可能第二天第三天就去賣了。就這麽讓人一把火給燒了了。

在大棚裏采訪他們老兩口的時候特別激動,我們就在燒毀的大棚旁邊站着。一邊說還一邊指給我們看,看這個看那個,還随手拿起了一個燒焦的秧苗讓我們看,然後攝像就跟着排。大棚裏全是整整齊齊地被燒到各種程度的秧苗。從燒的就剩一把灰的秧苗到燒的剩一半秧苗再到燒蔫了但還完整的秧苗再到死了一半的秧苗。

在大棚旁邊,我就開始采訪他,那天風刮特別大,話筒也是被風吹的呼呼的想,回來的時候就還專門在大洋上,調了一下聲音。

去農村采訪尤其是家裏遇到難事兒的人,特別是一些老頭老太太,他說話的時候就是答非所問,只管自顧自的說,就是說我多麽多麽難,多麽多麽慘。好像一直沒有機會說一樣。感覺他的話像憋了好幾年,就是等你來,要跟你說。就是不停的說,你打斷他也不行。

你問他別的問題,他說的還是這個事兒,就是不停的說,不停的說,不停的給你講這個事,好像就是,終于有一個來主持公道的人來了。終于有記者來了,電視臺的來了。給我爆爆光,看上電視能不能幫我。

一個勁的跟你說,就像救命稻草一樣抓着你。嘚啵嘚嘚啵嘚,他不說完,他絕對不會聽你的話,除非你就是真的是等不了了,非得打斷他。因為攝像扛着機器也累呀,他一說五六分鐘,就是車轱辘話,來來回回地說。

攝像老師早就累屁了。攝像要扛着機器,保持一個姿勢,還不能大喘氣,得輕輕地呼吸,怕鏡頭晃,攝像不是一個輕松的活,雖然攝像機并不是特別重,一二十斤也就。

我們采訪的時候,就是講究速戰速決,盡量簡短地問,然後就期待采訪對象能說到正格上。他們說不準,我們引導他們說的,直到說出我們想要的話,這就夠了,說的繞一點也行,只要不繞的太遠,繞了馬上就轉過來。

攝像富哥先拍畫面,來來回回地走,拍特寫鏡頭,長鏡頭,還站在殘存的土牆上拍。大棚裏還有一個鐵鍬,鐵鍬的木把,燒的就剩一半兒了,那個鐵鍬也整個就變形了,燒的特別厲害,這個鏡頭很有沖擊力。春天的東北,風經常刮。大棚裏全是塑料,木頭,風一吹,能不好着嗎?

采訪的時候,老太太都哭了。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我們就想要這種效果。肯定一個大特寫鏡頭推上去,哭也是我們引導的,就是故意去戳她的痛處。這跟提問有關系,問家裏現在怎麽樣啊?出了事什麽心情啊?家裏的困難不困難嗎?

然後真的就是,他觸景生情就站在這個被燒成廢墟的這大棚裏邊兒,你又問她這麽一個問題,然後她又有急切的需要。有人來出來給她主持公道,眼淚自然就下來了。她就會說出你想要的話。對,,就是要讓她哭。

在大棚采訪回來之後,在村子裏正好碰到那個派出所副所長,他們現在正在走訪,挨家挨戶走訪,因為損失确實挺大的,損失了好幾萬塊錢。我就去問了一下,然後攝像跟拍畫面,而他不接受采訪,後來就拍了一個我跟那個副所長說話的那個畫面。我們不知道能不能找着是誰放的火,

所長說,盡量吧,盡量吧。他這話就是肯定找不到了人了。

後來我問張哥,張哥說大棚着火的事多了,每年大棚着火的,打電話讓電視臺去的都不下十家二十家,每年春天都這樣,單單LN各地的,這也是張哥讓我讓我去采的一個原因吧。他還說之前的一個實習生就是從采訪火燒大棚開始獨立采訪的。他是在車上突然跟我說要讓我采這個事。

大棚着火,他每年都采,所有的故事都有一個基本的套路,都是得罪人了,讓人給點了。因為一個疏忽自家大棚燒了的,很少很少。80%的大棚都是別人點的。

我當時采的問題很多,但是有兩個問題還是沒問到,最後張哥給我補充了。其實我本來以為這個片子之後就可能慢慢的盡量都讓我采訪,他在後面補充了。但是,很遺憾,這個采完之後,還跟之前一樣打下手。

每回都是他主導采訪,除了這次把機會給了我,他就站在旁邊看。一直到到最後三四個月之後,我也沒有真正的在跟着他出去的時候,真正的主導過采訪,就那一次。

後來,有時候他讓我們去采,讓我跟南藍去主導采訪。,但我一般就會把自己給主導機會給讓給南藍,最後連拿話筒的活都給她了,我就拎着攝像機,

采訪的時候,南藍拿着話筒,張哥扛着攝像機問,我就站在鏡頭外邊,記采訪對象說的話或者就純粹的圍觀。剛開始的時候,可是我拿話筒哦,南藍在旁邊看着,所以說,她一步步在往前走。

雖說是讓我們主導采訪,但是事實上,主導權還是在他手裏。他把控着這個方向和節奏。就感覺他有很強的控制欲。你一定的按他設想的走。你跟他想的不一樣,方向也不一樣,角度不一樣是不行的。即使你并不錯,只是跟他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全是他的角度,全是他的觀點,全是他想問的問題。

還有,你讓兩個人去主導采訪,不等于誰也沒有主導采訪嗎,這也是我盡量讓給南藍的一個原因。一遇到說讓我們倆主導的采訪。南藍就去很多問題,我知道根本就不是我們的主要采訪,南藍确實想去表現一下,她也需要去表現一下,讓她的師父喜歡她。給所有人留下好印象,

一個女實習生就是這樣。她有需要,那你就去表現吧!有機會,我就讓給他,我覺得我跟她從來都不是什麽競争關系,但我不知道南藍是怎麽想的,我讓給她不是因為我懶,是因為我讓給她了。

今天是記者節,是張哥的節日,南藍的節日,徐姐的節日、肖哥的記者、彪哥的節日、梁哥的節日。微信朋友圈裏被他們刷屏了。各位,祝你們節日快樂。這祝福來自一個曾經的實習記者,一個學了四年新聞學,一個很想當記者但現在連實習記者都不是的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推薦